11月7日上午,闽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廖志丹走进博牛社区
课堂,为学生们讲授了一堂题为“准确把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主题主线——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形势与政策课。课程系统阐释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核心要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要求。
课上,廖志丹首先从整体上介绍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框架结构,及其与第四卷的内在联系,指出第五卷与前四卷一脉相承、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脉络的完整体系。她强调,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最重要的就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在阐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历史坐标时,廖志丹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就经验和新征程赢得战略主动的迫切需要两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她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在讲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主题主线时,廖志丹重点讲解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理论体系。她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核心主题、发展道路、根本价值、总体目标等基本要素,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同时她结合“十五五”规划历史地位和重点工作,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廖志丹在总结中强调,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要勇于自我革命,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通篇贯穿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主线,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校领导深入教学一线讲授形势与政策课,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增强使命担当。通过系统学习,同学们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有了更全面的把握,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课程最后,廖志丹勉励博牛社区
学子要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扎实学好专业知识,提升法治素养,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